破译新疆生物资源的密码

———我校生物学学科发展侧记

期次:第32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周小斌   查看:72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大批从事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海归人才回国,推动了我国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的组建和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目前,该学科立足新疆本地特色生物资源,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服务开展相关工作,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具有较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基础,并成功获批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
  栉风沐雨,学科发展突飞猛进学科发展与学位点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密不可分,石河子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发展源头最早要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1998年,植物学作为生物学下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二级学科,获批硕士授权点,这也是石河子大学获批的第一批硕士点之一。1999年学校把农学院生物基础部、生物技术中心和兵团师范专科学校生化系生物教研室进行整合,成立了石河子大学生物科学系。2001年学科体系重新调整后,在原有生物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生物工程学院,并于2004年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为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奠定了完整的学科发展基础。
  随着石河子大学整体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生物学学科坚持立足新疆本地特色生物资源,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服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两个二级学科相继获批硕士授权资格。经过多年建设,生物学、生态学分别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2015年,在整合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资源的基础上,石河子大学生物学成功申报了“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高原学科)。
  目前,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在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干旱区荒漠与绿洲生态四个特色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术研究团队,在甘草研究与利用、抗逆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棉花基因工程等方面成绩显著,达到了区域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水平,并拥有《植物学》自治区精品课程。为了加强学科团队建设,这些年,学院学科经费的分配采取的是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学校下拨的经费都是按照学科确立的四个主要方向和团队进行再次分配。
  开拓创新,人才培育瞄准市场李鸿彬现为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是自治区重点学科、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带头人。他说,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研和考研的本科毕业生中,在同等条件下的“211工程”高校中,“985”高校和中科院等单位会更倾向于石河子大学的学子,他们看重的是石河子大学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而这得益于这些年来探索实施的“分类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着90%以上。
  2012年至今,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联合开办“生物科学菁英班”,重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研究系统性的认识和把握,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此外,随着“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国的生物技术企业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生物技术企业人才匮乏,他们主动找到李鸿彬,想招聘从事生物技术产业服务和推广的人才,这也是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同时,针对兵团、新疆乃至全国生物科学专业师资缺乏的状况,生物学在本科生阶段就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培养生物学相关专业师资队伍。
  第一年和第二年生物学核心课程结束后,第三年生物学学科的学生就要选择不同的专业:菁英班、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选择,生物学学科开设了生物学学科专论,邀请学院刘彤教授、黄先忠教授、王绍明教授、阎平教授等知名教授和学者通过专题介绍不同学科方向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以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内核动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进行选择,初步确定今后的就业方向。
  李鸿彬介绍说,根据食用菌产业今后的快速发展趋势和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生物学学科在2015年开始酝酿准备,于2017年修订新版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增设了食用菌资源与栽培模块,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应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培养体系。
  立足本土,做大做强学科优势石河子大学新疆植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刘彤教授曾在“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准噶尔盆地南缘沙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为了完成课题任务,他带着研究团队成员多次穿越人迹罕至的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全面摸清了这个世界典型温带沙漠的珍贵抗逆植物资源现状和分布特征,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期间,他们开展了荒漠植物免灌恢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沙生经济植物产业化生产技术,以及绿洲沙漠交错带植被防风固沙体系集成技术研究,对阐明干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机制奠定了基础,对提高防护林体系整体防风固沙效果起到很好示范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石河子大学以甘草为中心的资源植物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甘草专家李学禹教授厘清了我国甘草资源的分类学家底,率先开展了野生甘草的引种、驯化与栽培的研究工作。2004年成立的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甘草研究的学术机构,现任所长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马淼教授,他师从李学禹先生,自1992年开始涉足甘草研究,20多年来,他和同事们潜心钻研,不仅在中国甘草属植物的起源、进化、耐盐机理以及耐盐甘草的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而且掌握了甘草高产优质人工种植的核心技术和实践要领,使得栽培甘草亩产高达3吨,甘草酸含量超过了3%,完全达到了野生甘草的品级。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秉承科学研究必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为多家企业的甘草栽培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已经与上海奥利、新疆联强、昆仑神农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仅新疆联强的甘草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15000亩,栽培甘草的品质及亩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到了国内外甘草业界的高度关注。
  其实,类似的研究和人才在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数不胜数,这其中既包括被称为西北植物分类研究“活字典”的阎平教授,还有生物学学科的后起之秀胡圣伟教授,更有王绍明、祝建波、黄先忠等一批在疆内外生物学研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人才,他们在棉花、红花、肉苁蓉等作物种植和品质以及抗逆微生物、菌类栽培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学科发展带头人,李鸿彬对生物学学科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生物学学科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能够进入到自治区重点学科行列值得欣慰,但目前依然面临着两个严峻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和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引进。学校已经在这方面给予了资金倾斜和特殊政策支持,不断加大本土优秀人才培养和外来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相信石河子大学生物学学科经过不断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好的发展。